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

陪伴是最好的禮物

Daddy's Talk
陪伴是最好的禮物
文/曾凱堂
    小時候家中長輩忙著工作,我們一整天都在野外玩,沒有課外書,沒有玩具,回想起來感到遺憾。所以我一當爸爸後,就買了一大堆書和玩具,以為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這些。後來發覺,並非有書孩子就會喜歡看;並非買玩具孩子就會愛玩。孩子徹底改變了我的教養觀。
   
我有兩個小孩,兒子讀國中一年級,女兒讀小學一年級,兩個孩子需要的教養方式很不同,對我相當有挑戰性,我也從調適中領悟——「陪伴」是送他們最好的禮物。
   
從孩子上幼稚園起,放學時我接到他們,就會問:「今天好不好玩?在學校有什麼活動?」孩子就會滔滔不絕說起在學校發生的事。像有一次,孩子做了一個科學玩具——水沙漏,沿途興奮的描述製作過程,我們從討論洗臉盆的水流到馬桶的水流,甚至討論水流為什麼會有龍捲風的模樣,把學校所學延伸到生活中。
   
以前我喜歡看電視,但是發現孩子會跟著看,因此忍住看電視的欲望,在孩子寫功課時陪在孩子身邊,看著他寫。有時候,孩子想直接得到答案,說:「這一題我不會。」我就會回答:「你可以把題目再讀一遍嗎?」或是陪他討論題目,最終讓他自己完成作業。
   
運動與遊戲是很好的休閒活動,自然需要父母的陪伴。每天傍晚,全家人一起到運動場跑步、打球,讓身體有足夠的伸展。一開始,孩子都會抱怨很累,不過大人領頭,讓孩子跟著,加入一點比賽的元素,孩子就可以接受了。生活中的遊戲更是不可或缺,大富翁、撲克牌、軌道車……,都是有趣的玩具,有父母的陪伴,適時加入一些情節,遊戲當中會增加許多故事性,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親子活動。
   
經驗傳承是另一項好禮物。每週六的早餐後是家庭打掃時間,從孩子小班開始,我就帶著他們拖地,幫孩子擰乾拖把、分配打掃範圍、提醒該注意的死角,完成工作後,再給予口頭鼓勵或稱讚。一段時間後,家事就成了每一個成員的事,也讓孩子擁有家事的體驗與能力。
   
每逢寒暑假孩子較有空時,我們就會安排旅遊,目的在增加孩子的視野;地點從海邊到山上,從東岸到西岸,讓孩子認識生活的環境。有一次,我們從嘉義騎腳踏車到高雄外婆家,啟程前孩子躍躍欲試,真正上路時,發覺炎熱的天氣、疲累的身體是非常大的挑戰,最後是靠意志力支撐。想不到三天來回旅程給孩子的感想是:下次想挑戰難度更高的。
   
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我希望建立他們積極的想法,所以「陪伴養成好習慣,讓他們從經驗中開展更大的視野」,是我想送給孩子的「禮物」。
資料來源:國語日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