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學知識轉為學素養,閱讀是強大工具
108課綱下,大型考試強調「素養」學習,學生不能再只關注背誦破碎知識。
108課綱上路,改變了許多基本性的事情,例如,拿最現實的國中升高中的「會考」及高中升大學的「學測」來說,考題幾乎是只有十分之一、八分之一直接出自「教科書」,感覺教科書不再那麼重要。那難道教科書不必念了嗎?學生又該讀什麼?
其實要從新的角度看這件事:教科書提供了最基礎的知識系統,學生必須學會,然後,另外再加上大量的輔助性閱讀,多方面補充豐富的知識素養,也讓教科書的知識生活化。
「素養」,是新課綱想教給學生最核心的學習內涵,從多位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歸納出的「素養」說明,真的可以發現,學習大不同了。例如:
素養學習 1:強調知識的建構和整合運用
素養學習 2: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
素養學習 3:動中做,做中學
素養學習 4:問問題,引導學生思考
素養學習 5:結合任務的學習
素養學習 6:提供情境,探究議題
素養學習 7:跨領域知識連貫,了解全貌
素養學習有多重面向,閱讀,則是多位教育工作者一致推薦、加強學生素養學習的核心方法,包括思考能力、跨領域能力、多元理解,閱讀可以扮演重要角色。
·
未來親子
·
2020-06-16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